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4集课程复讲 |
华红霞学长 |
|
一、学习提纲 1、自己要勇于做社会好风气的榜样; 2、孔子老夫子教我们的三个修身法宝是什么; 3、改过、忏悔与知过的顺序,如何确实做到; 4、如何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; 5、如何教导孩子孝顺、爱护父母。
二、学习报告 1、自己要勇于做社会好风气的榜样。 (1)谁为社会风气负责 有心非。名为恶。假如已经知道这件事是错的,但是还去做,那就是作恶。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一些事不能做,但还是有人在做,比方说公共场合禁止抽烟,比方说“禁止钓鱼”、“禁止倒垃圾”,还是有人会在那里做。 这一些都属于社会风气。社会风气谁要负责,社会的每一分子都要负责,假如整个社会都没有公义,别人错的时候,我们也没有去指正,那可能就提供一个空间让这些作恶的人愈来愈嚣张。我们应该有正义去劝解,当然劝解的时候要注意“怡吾色,柔吾声”。《弟子规》中提到,“亲有过”,这个亲,不只是父母、亲人,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”,整个社会是一体的,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是我们的同胞,我们也有义务去劝告他们,但是要注意这个态度的适当,以免发生冲突。 (2)为什么明明知道是错事,大家还去做 往往在他们的心中都会说别人也一样。所以这都是找借口,但是这也不无道理,因为好榜样太少了,所以会让他们觉得犯错好像是很正常的事。 (3)我们要勇于做社会的好榜样 我们要有使命,社会上错误的事,我们一定要当榜样来纠正。比方说社会上的人不懂得报恩,那我们就要演出来知恩报恩;社会上的人无礼,我们就要演出非常的彬彬有礼,让他们能够生起惭愧之心。比方说公家的东西很多人会拿来自己用,(其实拿了公家的东西欠整个团体人的债务,那就很难还,这是小人冤枉作了小人),我们要表现出来很廉洁,任何一个公家的东西绝对一分一毫都不取。当你有这样的行为出现,在整个团体当中就是一种制约的效果。人家一看到你,他就会自己收敛。我们不要小看自己在家庭、工作中的影响力,只要有人演出对的,旁边的人就不敢太造次。所以我们确确实实要做好榜样。 2、孔子老夫子教我们的三个修身法宝是什么。 孔老夫子教过我们三个很好的修身法宝: (1)好学近乎知。学习一定要不断的精进,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就退。蔡老师在大陆办五天课,他们都会说:蔡老师,我在那五天整个状态非常好,那个心都非常纯净,很纯善,但是回去以后可能慢慢就退下去了。所以求学问不能靠别人,绝对要靠自己的主动,自己的好学。所以好学才能够不断接近智慧。 (2)力行近乎仁。唯有真正去落实圣贤的教诲,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仁慈之心,才能不断看到孩子的需要,看到家庭的需要,看到社会的需要,看到自己的本分,力行近乎仁。 (3)知耻近乎勇。真正的大勇之人,不是说他可以举起好几百公斤的东西,这只是力勇,而不是人格的智勇。真正的“勇”是能够降伏、对治自己的坏习惯、坏习气,进而把它改正过来,所以知耻近乎勇。而当你这个勇气可以持续个二年、三年,慢慢的你的习性就转过来,保证往后的人生一定是法喜充满。 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,孔夫子对他也非常尊重、称赞。晏婴有个马夫,因为他替宰相驾车驾马,他很高傲、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。有一天,他的夫人对他说:我要离开你,我要走了。这个马夫问她什么原因。夫人说:人家尊重晏婴的德行,你又没有晏婴的德行,而晏婴宰相都这么样的谦卑,人家有德行还谦卑,你根本没德行还这么傲慢,所以我不想要依靠你,我要离开。结果这个马夫一听完很惭愧,就跟他夫人说:我一定会改过,妳就不要离开了。后来这位马夫就痛定思痛,开始很认真的学习。晏婴也觉得他的德行进步很快速,也举荐这位马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。所以只要人肯改过,都会有相当好的前途。所谓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。
3、改过、忏悔与知过的顺序,如何确实做到。 过能改,而改过必须要先悔过,悔过又必须要先知过,知过又必须了解道理才能判断是非。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是非的标准,所以我们学了《弟子规》就有一个是非做人的标准。 《弟子规》一定要拿回去当我们家庭的家规、当班级的班规、当公司的常规。古代的家族都有家规,那我们现在都没家规。要先建立家规,才有一个依循是非的标准,我们才能知过、悔过、改过。
4、如何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。 泛爱众。泛,指广泛,广泛的爱护众人、众物;众,不单指人,广义为一切人事物我们都应该去爱护;爱,中间一个心,外面一个受,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,而不是要控制对方一定要跟着你要的方向走。假如是强迫对方一定要听你的话,那就变成控制,这样就叫欲望而不叫爱。所以要设身处地,感同身受才行。 如何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: 首先要教他先从爱自己最亲近的父母爱起。当他懂得爱护父母,他才能把这一分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出来。所以孟夫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,提到“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”,一定从自己最亲的父母开始爱护,进而推衍到别人的父母、别人的孩子,就是仁爱人民;再从仁爱人民这分爱心再继续扩展到爱护一切万物,包含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这就是爱物。所以这个次第我们只要顺着去走,孩子的爱心就会不断扩展。 其次要引导孩子对于所有各行各业的长辈都应该尊敬,因为社会国家者是互助之体。这一个观念相当重要,因为在功利主义之下,人可能会偏差,用钱来看价值,而不是用服务来看价值,这样人心就会扭曲。比如像我们城市这么整洁,都是有清洁工人付出。我们面对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抱持着感恩的态度,当孩子能够这样领受,他到商店也好,他到书局也好,当他看到这一些工作人员,他也会很亲切的跟人家问好,跟人家道谢。 接下来引导孩子要对一些比较没有得到关怀的人群,孔老夫子在《礼记.礼运大同篇》里面有提到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”就是叫我们,不是只有亲爱自己的亲人,还能够设身处地去爱护他人的亲人,设身处地去爱护别人的下一代。使弱势的团体(鳏寡孤独废疾者,鳏是指没有太太的,寡是没有先生,孤是没有父母,独是没有小孩,废是残废者,疾是生病者)都能够得到整体社会的关怀。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社会福利团体都很用心去照顾这一些人群。所以当我们有比较闲暇的时间,也可以去做义工,去服务这些人群。假如没有时间,我们也可以有钱出钱,有力的就出力。
5、如何教导孩子孝顺、爱护父母。 如何教导孩子孝顺、爱护父母?怎么教?从“入则孝”教、从以身作则教、从亲师配合合作教、从夫妻配合教,这很重要。 亲师要配合,老师在学校有教,在课程当中有教,家长在家一定要让孩子能落实,绝对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老师。夫妻配合,先生的贡献太太要讲,太太的辛劳先生要提,这样孩子才能处处能够去领会到父母的辛劳。当他有孝了,再进一步告诉他“事诸父,如事父;事诸兄,如事兄”,他就懂得也尊敬一切人的长辈。又告诉他,所有的长辈绝对都不愿意他的孩子受到伤害,就像你假如受到伤害,爸爸妈妈也会很伤心。别的小朋友受伤害了,他的父母也很伤心,所以我们不应该欺负别的小孩子。所以他就推己及人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